转战独立blog:iamnotu.net
地址:iamnotu.net
订阅地址:http://feed.feedsky.com/iamNotU
主要会写一些互联网产品设计、用户体验、用户研究的感悟和文章
当然也会时不时的继续写心理学的东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订阅
也欢迎有同样风格文章的同学一起来写
小镇
Permalink | e-postala! 0 评论
Read more>>
契合之美
记得约一个月前和小容老师探讨什么是一本好书的时候,我这样谈到:
从我的角度想,什么造就一本好书的问 题,我更愿意用契合这个词来回答,如果一本书的风格和内容与某一个读者自身的状态和心理想契合的话即会得到他的认可和满意,如果一本书和一个时代的人的基 本心理状态相契合那么便会成为畅销书,当然不排除一些其他的额外因素,营销炒作等等。
和很多的心理咨询状况相同,一本好书的影响作用其实可以这样理解,人们心中在某个岔路口在徘徊,虽心有所属但不能选择,所谓的引导或者影响其实是和他心中所属的那条路相契合了之后,他的喜悦之力。都说书是作者和读者的沟通桥梁我想应该是契合的作用吧。
这些天,我连续读到了和我内心非常契合的几篇文章,心中无限畅快,而他们都出自一人之手:刘未鹏 。
今 天在幸福课社区又向同学们推荐他一篇新文章时,注下了【不得不再次推荐】的字样,可能有点粉他之嫌,不过还是希望更多的同学会有契合的感觉。未鹏同学的文 章都很长,会让不相干的人看第一眼后就恨不得直接关掉的那种,不过如果认真读了开头,你会顺着这种思维流不知不觉的进行到底,后来听说未鹏同学是南大软件学院的,所以也就解释的通了,拥有令人畅快的思维流和严密的逻辑应该是一名合格程序员的必备条件吧。
他在《[BetterExplained]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 谈到的几点应该是我曾经向师弟师妹们讲过的,我们来重新复习一下:
1 “教”是最好的“学”
不光在文中提到的弄清楚问题的领域内,在其他的学习范畴中,比如研读一本书、完成一篇论文或者做一次ppt展示,在这些活动之前假想一个“随时在听你说的学生”对于你自身都是有益的,这个时候心理学概念中的“共情”或者我们白话说的“换位思考”都会促使你无法容忍自己迷糊的讲授思路和拙劣的讲授技巧。
把 它搞清楚这种想法会越来越迫切的逼迫你的思路前进,因为你知道如果不把思路和语言搞清楚,那个随时守在身边的学生压根就听不懂,而所有的思路和语言都是建 立在你对这个问题清晰的把握上。作为学生的“你”不断的问作为老师的“你”让人憋的难受的问题,当你不得不用“反正”或者“就那样吧”这种含糊的词语来回 答是,你继续反思的时机也就到了。
所以无论你是在考研的路上抑或是去作演讲,记得把你的"学生"时刻带在身旁。
2 在博客中什么是有价值的?
我想应该是:经过大脑思考加工后的思想和文字。
就 像一直对幸福课各位同学的态度,尽管幸福课在尽力保持每周五篇的速度为大家介绍有益的心理学,但是无论是对作者还是译者都不会采取“逼稿”的手法,从作者 自身来说,赶稿的文章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自身的收获很少,更有可能是自己都没有搞明白自己要说什么。而翻译一篇文章同样存在这种问题,这也 是为什么鼓励大家能够用自己的笔触来添加一些内容做一些补充,或者结合中国的实际现象来分析文章中所提到的心理学理论的原因。有益的心理学如果让作者自己 受害他人受益那么真的就会是太失败了。虽说这种建议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可能很困难,但是我们相信思考会使你让你在博客之外的生活中受益良多。
面对读者而言,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文字和思想是很苍白的,而且试问连作者自己都没有弄明白的东西又怎么会是有价值的?
3 我怕写不好,我怕写错
当 我们年老时转头看看年轻时的文章,应该有大部分都是青涩的,每个人写得文章和流露的思想是他那个年龄和知识背景的集中体现,只有认为人生是固体的人才会羞 于将自己的思想进行记录和传播,与人分享是我们这个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个必要能力,分享不是简单的转帖,而是将进一步思考的结果和他人进行交流,我一直认 为中国科研搞不好,是人们缺乏分享和交流的环境与能力。
把你的想法传播出去,可能能够得到比你想法更加有价值的评论,思想便是在这一刹那拥有了其价值和意义。
再次推荐下 未鹏同学的blog MINDHACKS.cn
Permalink | e-postala! 2 评论
Read more>>
【心理学时评】CCTV大火中的人们和心理
昨晚中央电视台北配楼发生火灾,大火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社会化媒体在第一时间报道了火灾的现场情况,而在今晨很多大型网站都将央视大火的相关报道进行了有意识的屏蔽,不管消息是否能够让大家知道,只是希望没有人员伤亡,看到有很多关于大火的视频,我们来一起看看并反思人们在大火面前的反应。
最新消息:不幸之中的万幸,听说大楼正在装修阶段,希望没有人员伤亡。
先来看一段视频
凑热闹是人的本性?
人类对于新异刺激总是充满好奇,如果有同学读过彭聃龄老师那本经典教科书《普通心理学》的话,一定不会对下面这幅图一定不会陌生。
参 加测试的几位老兄,被要求每天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时间尽可能长(只要他愿意),在心理学家的监督之下将人体的各个感觉器官通道进行封闭。可能 你会觉得躺着什么也不干是件幸福的事,不过在剥夺你的一切感觉之后,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一个参与测试的人能够坚持三天以上。
这其实恰恰说明外界刺激对于人本身的重要性,而新奇刺激不断唤醒机体所不可缺少的。在CCTV配楼着火的视频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录像的先生在发现火情之后第一反应是:“走,去看看”。
我 们从刺激的角度上讲,CCTV的这场大火发生在元宵节晚上,火势很大,又在北京的繁华地带,围观群众很多,而且越来越多,整个场景集中性的充满了新异刺 激,可能在很多不知情的人眼中更像是一场大的焰火。凑热闹其实凑的是刺激集合。所以人们最初最关心的问题是,在哪?有个孩子喊“北京电视台”(实际是中央 电视台),录像的先生在说“什么声阿,这是什么声阿!”“这是什么楼啊?”每一种新异的刺激出现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凑热闹”中我们的表现
1 旁观
松 鼠会的0.618,在第一时间说明了凑热闹中人们表现的问题,说简单一些,就是在一些紧急的事件当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旁观者 人数越多,抑制程度越高。产生原因主要有:由于众人在场,社会责任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想看看在场其他人怎么做,而其他人也有类似想法,等等。 危机现场中人数愈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反而愈少。此现象为旁观者效应。详见:你还在看热闹吗?
人们虽然不都是科学家,但也总有凡事问个为什么的好习惯。楼是怎么起火的,人们都有自己的猜测和归因,最直接想到的某过于烟花爆竹,据某新闻称,过年期间 因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占全国总火灾数目的一半左右,这不能不说是最为可能的一个因素?还有人说是由于电路问题,他可能更多的想起了刚刚发生不久的武汉大 火。
这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说明了,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行事。D.卡内曼和A.特威斯基(1973)特别指出了这一点。他们将人看成是认知经济学家,即在归因上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可得性启发法指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往往被利用。如果问你班上哪个同学影响大,那么你首先想到的是那个人往往被认为影响大。可得性启发法可以解释归因上观察者和行动者的差别。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是突出的,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是突出的。突出的东西容易被记住,从而容易回忆起来。这个例子也说明突出性影响归因,突出性使观察者倾向于个人归因,而行动者倾向于情境归因。
为什么会有人幸灾乐祸?
1 没有亲历过火灾,刘未鹏同学在新发文中曾经写下如下文字:
“亲身经历一个负性事件带来的情绪记忆要比看着或听说别人遭受一个同样的事件所感受到的强烈得多,形成的负性条件反射也远远更持久。我们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感同身受,但心理学实验同样也表明,自己是无法从强度上真正感同身受别人的痛苦的,《Mistakes Were Made(But not by Me)》 p192 举了一个极聪明的实验:
即 便两者实际上是一样程度的,我们自己所感受到的痛苦也总是比观望别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一个古老的笑话是这样说的:别人 断了条腿没啥大不了的,我们断了根指甲就要大呼小叫了。这个笑话碰巧生动地描述了我们大脑的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英国的神经科学家们曾经做了这么一个实 验:将人们配对进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实验,每对被试食指上都夹着一个夹子,实验者通过这个夹子往其中一个人的食指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让他施加同样 的压力给他的同伴。结果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公平,尽管他们很努力地试图做到,然而他们总是施加更大的力道给他们的同伴——他们心里认为这正是他们所受到 的力道。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效应是我们的神经处理机制的自然副产品。这个实验有助于解释一个我们常常注意到的现象:两个人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结果很快 拳头的力道就会越来越重,从打闹变成了真正的打架。每一方都认为自己是在公平地还以颜色,而实际上他们却并不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是以眼还牙,结果再弹 回来的时候那家伙就想卸你的腿了。(翻译)”
这些人似乎不清楚火灾是要死人的,是财产和人员的一种巨大损失,很大程度上是这些人并不能感同身受的去考虑火灾中人们的感受,如果将自己置身其中不知道还能不能画出这样的画来?
2 对不确定的期待
关于cctv着火,有人拍手叫好,就像当时五角大楼被撞时的那群看客一样,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们对于cctv的进一步行为很感兴趣,cctv作为中国 最大的媒体以及我国政府的发声器,在多年来都是在报道和其他人有关的新闻,而这次的大火和cctv本身所代表的身份密切相关,也构成了一件“必须要发生的 事件”,就是cctv对这次大火的报道和解释。
Permalink | e-postala! 1 评论
Read more>>
也随便谈谈虾米网的星座电台
依照目前几个不知是不是典型用户(这个要虾米网来定)但是不小 心就会把自己当典型用户的我们(混5G评IT的人们)来说,似乎星座电台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东东,即它的宣传价值和八卦价值大于服务用户的价值,如果把产 品进行分层,每一种产品应该是两者都具备的,既要有叫座不叫好的(为沉默的大众),也一定要有叫好不叫座的(为爱评论的小众),当然最好还是要有既叫好又 叫座的(大小通吃)。
究竟有哪些问题是需要考虑的,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1 电台
伴随 媒体,这个词汇应该不用多解释了,其主要就是“给啥听啥,别费脑子,不喜欢就换台。”,思践也提到星座电台主要是为了“解决一部分用户不愿意花精力找歌随 便听听的需求”,当然这个说的有点含糊,以至于我们还不能在脑中勾画出十个以上的随便听听的场景和用户特征都有哪些,不过总体上和伴随的这个性质是相符合 的。
前面一个“给啥听啥”是满足了;而就“别费脑子”这条,其实还是没有很好体现,因为毕竟想要听到合适的歌,是需要我们付出努力的,这是不是算网络媒体的特点?这种网络行为和 douban上添加tag需要付出的努力和结果基本类似,但如何促进这种行为发生是web2.0类网站共有的问题,到最后懒人就听不到合适的歌,这算不算惩罚?呵呵;就第三点而言,如果按照这种思路走的 话,虾米的电台应该越来越多,变得很多,而且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将音乐的组合方式无限的挖掘。这样才能满足这类用户不喜欢就换台的基本行为需求。
电台的定位和引导方向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满足随便听听的用户是一个,如果是引发虾米的社区化服务可能又该是另一种思路来思考了。
2 星座
星座从心理学上来看从来就是不靠谱的事情,跟性格没什么必然关系,而和音乐爱好就更加的不搭边了,但这种东西有很带有传播性和八卦的空间,并且人是个有趣的动物,因为我们能够进行自证预言 ,所以从相信者的角度上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虾米的考虑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我是产品的开发者,可能更多是从吸引人的角度上来看的,毕竟星座文化无论是 城市还是乡村都会多多少少浸染一点是一个较为普遍的人口属性,当然也可以做属相,但似乎就虾米的定位来说,属相这种词汇实在没有多少噱头可以渲染。所以在 这种程度上做星座和做上面提到的职业或其他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噱头不同。
前两天听一个节目,里面那个演讲人讲了一个故事觉得很有意 思,说是长城脚下北京昌平的一个老太太在卖西红柿,刚摆好摊位,一个女孩子走了过来问:“大妈, 西红柿是酸的还是甜的?”,大妈答道“姑娘,西红柿是甜的”,姑娘也没说话转身走了,大妈心里埋怨自己“这姑娘肯定是喜欢吃酸的,看来是有人喜欢甜的有人 喜欢酸的啊”,于是直接把西红柿分成两堆,一会儿又来了一个姑娘,姑娘也问“大妈,这西红柿是酸的还是甜的啊”,大妈说:“左边这是酸的,右边是甜的”, 姑娘看了看也走了,大妈心想“这姑娘不会是爱吃酸甜的吧”,于是又从这两堆里分出一堆来,现在成了三堆了,没过多久大妈的西红柿就卖完了,早早收摊回家。 演讲人的朋友是个老外,问了演讲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个大妈太厉害了,她怎么知道哪堆是酸的,哪堆是甜的,哪堆又是酸甜的呢?
我说这个 故事不是想表明里面那个演讲人的观点,而是想说,其实音乐就是一堆西红柿,虾米就是那个大妈,我们就是那些买柿子的姑娘们,爱与不爱的界限其实很模糊,有 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作为大妈的虾米,其实要更多的用类似与星座这种噱头把音乐推销出去,增加更多的电台,什么这款不合适,请试试左边这 款吧O(∩_∩)O~~
3 用户
看了几位朋友的评论,比如朱坤、Junchen兄、蓝皮兄,还有一些用户的评论,我也在考虑,我们是带着怎样的心态去使用虾米的这款产品的?我们是那种随便听听的用户么?我后来反思我不是,不知道你们是不是。
可能我们也很想知道的一些问题包括:
人们在在线音乐网站上听音乐的习惯是怎样的?是只听自己喜欢的,还是随便瞎听,各自比例有多大,电台的存活空间有多大?值不值得作为一个主推产品来做?
谁是这类想随便听听的用户,他们有什么特点,在网上有多大这样的比例?他们的行为模式是怎样的,我们能够勾画出他们的样子么?
可能还有一些更加细致的问题,比如这类用户碰到自己不喜欢的歌忍耐程度是接下来再听几首歌,这些的行为模式了解我想都有助于虾米改进其引擎吧。
4 虾米
要做的是一个在线的听歌站点么?还是一个分享音乐的社区?还是一个专供下载的高品质音乐站?还是?有点迷糊了。
Permalink | e-postala! 1 评论
Read more>>
我们为何无法成为出色的情感预报员
昨天在blog中谈到了吉尔伯特教授和他的情感预测研究,你是否还记得提到的打靶的例子 ,即我们在情感预测时会出现常常固定偏离于最确切那点的偏误,吉尔伯特将之称为影响偏差(impact bias),上一篇文章也简单的讲述了什么影响偏差的特点,那么这种偏差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来一起看看。
更多心理学文章请移步:幸福课www.xingfuke,net
在打靶的过程中如果射中的位置总是处于靶心的右下方30度左右,你会不会觉得很奇怪呢?你是否会去寻找原因呢,到底是房间里有风,还是自己的视力出了问题,靶子挂的位置不对,抑或是有某种神秘力量?那么在情感预测时,我们时常出现的偏差,你是否也想知道它产生的原因呢?
今天介绍一下吉尔伯特和威廉逊在2005年总结的关于影响偏差产生的两点因素:
【聚 焦(Focalism)】:当人们想象某件未来事件对其产生的影响时,注意力是无法兼顾全局的,而往往是焦灼于某一点上,这使得这一点的特征像是处在显微 镜之下被我们无限放大,也由此我们会高估这些事件特点带给我们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则会常常倾向于忽略事件的其他部分和其他事件。
而返回到现实中,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其多面性的,这些因素就像空气一样无法剥离开,所有的事件细节都会对我们本身产生影响,而那些我们非常专注的事件因素,则往往会被周遭同时发生的其他事件所淹没。
一 个有趣的实验是Schwarz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做的,他们在实验中向人们呈现两个问题: 你有多快乐? 上个月你约会了几次? 如果先向参与者呈现快乐问题时,两者答案的相关性很低,即快乐程度和约会几次并没有什么关系。而如果先呈现约会问题,快乐的程度则大幅度上涨,这其实说明 了人们已经关注到了约会问题,并且对他们自身的情绪的预测产生了影响。
【合 理化(sense making)】:合理化是我们处理事件的一个最为常见的倾向,我们在食堂被大妈冷眼相对,常常会自我安慰说她到更年期了不是针对自己;而路遇美女飞眼, 自己是否会告诉自己今天穿的确实帅。对于我们来说,合理化可控制的事件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并维护自尊,所以遇到那些没谱的事情,我们就常常用已有的经验将 其合理化,自己也会更加舒适一些。
吉 尔伯特和威廉逊指出, 一件让人发生情感反应的事件会触发4个连续的过程:注意, 反应, 解释和适应。人们在处理那些意外的惊喜或痛苦时,常常会进行快速而无意识的合理化过程,这使我们觉得这事其实是正常且不可避免的出现,使得事件对于我们本 身的情绪影响大大的降低了。但人们因为无法认识到合理化过程的存在, 在对正向事件进行情感预测时虽然可以毫不费力气地去想象自己会快乐或痛苦, 却过分地估计了这种快乐持续的时间, 因而产生了影响偏差。
参考文献:
Psyblog:Why You’re a Sucker for the Impact Bias
Permalink | e-postala! 0 评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