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心理学年会之行(1)——见闻篇

1 北京印象

北京,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还是依旧的交通差,风沙大。从出火车站开始就接受着北京沙暴的洗礼,好不容易安顿下来之后还是毅然决然的又迈入风沙中,倒了2次车去心理所注册。

记得以前在本科的时候,谈起中科院心理所常常用到“鸟不拉屎”这样一个词,由于这次目的地于此,也就认真看了看地图,发现中科院所在的位置实在是很 “黄金”的地段,离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所近在咫尺。而且与清华北大等五道口那边的院校也不过不到10站的距离,在北京这样一个动辄1、2小时车程的地方也 算是相当给面子了。“鸟不拉屎”这种词估计以后也会在这一片消失掉了。不幸的是我却借住在北京城的南城边,5号线的南头,从出门开始掐表,先步行,坐上公 交,然后步行,上地铁,然后步行,上公交,再步行……一共耗时1个小时50分钟。心里暗自骂道,我都可以回趟保定了,要是动车都来回了…..哼哼。

2 交流

其实这次开会也是想多多结识一些朋友和老师,扩展一下自己的交际面,也能够有机会和名义与他们进行进一步的交流。26日晨在会场结识了内蒙古师范的 温同学,也从他口中确认了他的导师的确叫做“七十三”,蒙古人是只有名字没有姓氏的,这位老师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出生那年他的祖父“七十三”岁,故得 之。长见识啊,呵呵。

茶歇时分碰到25日下午指路的东北师范大学的某同学,一直没顾上留联系方式,故又成为一匆匆过客了。

中午与华中师范大学的章同学一行一起参观心理所的实验室,他们也是修管理方面的,这年头做管理的的确非常多……人因工程的的确很少,呵呵。

浙江大学的张智君教授主持了几场工效学的分会场,我基本都参加了,也有幸与其在会后简单交流并记下了联系方式,张老师和张侃理事长的确很好说话,而且对待学生也较为谦逊,“大家”似乎往往如此。此时突然想起一句话:“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浙理工的葛老师估计又匆忙回去搞项目去了,不过他的学生们还是为数众多的出现在我所关注的场次之内,也许是因为异性的关系?还是南北方差距?抑或是 我这个非传统人因院校的学生不入他们的流?感觉交流存在障碍,呵呵,不过两位美女还是相当给面子的给予一些简单回复,虽然不畅感始终穿梭其中。

3 心理所印象

在整个的会场报告中,可以很明晰的感觉到心理所的学生在报告的言语表达、语速、清晰度和神态等各个方面都要略胜一筹,后来在北师摆放徐sir的过程 中得知,他们每个星期都会进行小组内的报告,常常练,常常新。一个报告者在这种全国的会议上的确反映出来一个单位的素质和导师的培养力度。其实其他院校并 不是没有时间来做,也并非没有能力来做,而是没有想法去做。这就是差距。

组织者王二平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和他的名字相仿,此人大方热情,朴实(至少给我这样的印象),虽然也是记不住自己学生名字的老师,不过这种不 拘小节能够和大多数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仍然是让人印象良好的。与其对比的心理所一些年轻老师基本上就是冷着个脸,不知道是人格使然还是最近身体不好,抑或 是我们这种外校的学生的确不入心理所的法眼。

在两天的会议过程中被多次误认为是心理所的学生,当我自报家门之后,看到对方很失望的离开,我也不免有些“内疚”,哈哈,我可以不是心理所的学生, 不过我也会有心理所学生等级的素质,不信毕业的时候看。俺没有名校身份,不过俺仍然还是清楚啥叫“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道理的,因为自己都鄙视自己 的人是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的。

4 北师大

周一前往北师大看望徐sir、李妮和老四。徐sir自从师从舒华老师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很久,上次去北师也无缘相见,这次见到甚觉亲切,不过他现在也 的确如传闻中一般像一个学生了,一身运动装打扮,但不相称的是两鬓似是有不少白发,研究fMRI这种东东看来的确是超级费神啊……

席间也是不绝于耳的北师老师的名字,有一些“名人”现在也都在他们的嘴里随口说出来了,细想起来感觉自己貌似也在这个圈里混了很久的样子,那些书上的名字渐渐的多在嘴边出现了。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的一些事现在也都拿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了。这玩意就是生活。

老四还在琢磨着自闭症,他现在碰到的最大问题是无从选择,因为他觉得要做的事情太多,他的思想还停留在要把所有涉及到的东西全学明白再来搞研究的阶 段,于是我又给他讲了一遍点穴的故事,想要克敌制胜必要攻其一点。北师的基础学术气息很浓而且闭门造车的功夫也远胜于心理所,从几个同学的谈吐中感觉到了 与心理所的巨大差异。以后要报考这两所院校的同学一定要有所考虑和选择。

0 评论: